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讀報表時間,美國獎季第三階段(工會獎)已全數頒完,十六個工會獎的開獎結果讓你一張圖看完(無美編所以圖很醜請見諒XD)。
[legend]
v = 入圍
塗色 = 得獎
/ = 導演工會新導演獎
- = 不具備入圍資格
* = 今年首設的佈置工會獎
入圍/得獎數量以「工會」為單位,一部片於一個工會入圍/拿下多項獎,仍以1計算。
-
幾個重點觀察:
0. 《#靈魂急轉彎》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片幾無懸念,獲得一致性、跨專業的支持。最佳紀錄片應該也會給《#我的章魚老師》,目前已拿下製片、剪輯工會獎,甚至入圍導演工會獎。論產業支持度,唯一能與之較量的紀錄片為奧斯卡沒有入圍的《松露獵人》。
1. 儘管工會拿獎數量並非最高,《#游牧人生》依然是奧斯卡領跑者,關鍵在於預測力最強的製片工會獎,也是唯一與奧斯卡最佳影片採用同一種計票方式的獎項,頒給了《游牧人生》。《游牧人生》的工會劣勢在於沒有顯要的配角與群戲,劇本也無工會資格,配樂也非原創,亦無片尾曲。攝影工會雖然頒給了《#曼克》,但此工會過去與奧斯卡最佳攝影的重疊度大概只有一半,不必過度解讀。
2.《#芝加哥七人案》仍然是《游牧人生》最強勁的挑戰者,各個部門皆有支持者,也拿下演員工會獎最佳整體演出、剪輯工會獎等指標獎項。第三名應該是《#花漾女子》,但這部片的大膽風格要說服較保守的奧斯卡會員,應該會有難度。
3. 《芝加哥七人案》與《靜寂的鼓手》在剪輯和音效獎都有得拼,過去奧斯卡紀錄也顯示這兩個獎是息息相關,就看本屆(第一次合併兩個音效獎)會不會打破這樣的慣例。
4. 《#艾瑪》和《#皮諾丘的奇幻旅程》應該提早出局了,服裝和妝髮沒意外的話,都會頒給《#藍調天后》。
5. 《#天能》與《曼克》應該會各拿下一項奧斯卡,視覺效果跟美術設計。
6. 美國產業代表不那麼愛《#父親》,只入圍了導演工會最佳新導演以及演員工會獎,顆粒未收。但也可能跟晚上映有關。同理,《#猶大與黑色彌賽亞》也是比較晚才上映,就看這兩部氣勢能否持續衝高。
7. 奧斯卡技術獎大致上塵埃落定,唯一比較有變數的是歌曲、剪輯、劇本獎。最頭痛的還有誰也說不準的女主角,以及隨時可能翻盤的最佳影片首獎。能夠準確預測這幾項,以及短片項目者,會是本屆奧斯卡預測的關鍵。
(8. 一邊讀報表,一邊發現《#讀報人》已經默默出局,也是頗有趣。)